怎么教孩子認識自然現象
2013-02-15 17:16:17 來源:新母嬰網 評論: 點擊:
孩子喜歡問為什么,他們常會提些氣象方面的問題,如為什么會刮風?風從哪里來?為什么下雨?……父母要多為孩子提供接觸大自然的機會,讓孩子了解季節更替、氣候變化、植物生長等規律。
一、通過季節認識天氣
孩子們都喜歡晴天,在有太陽的日子里,他們可以到戶外做游戲,寒冷的冬天有了太陽也會覺得溫暖。在北方,孩子們非常喜歡下雪,地上一片雪白,雪掛滿了樹枝,空氣清新。大孩子們會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小孩子們則喜歡在一步一坑的雪上走走,看看熱鬧。刮風和下雨天,孩子們只能待在家中,陰天會影響人的情緒,不如晴天快樂。孩子自身有所感受,就會注意天氣,而且喜歡同成人一起聽電臺和電視臺的天氣預報。有些孩子從此學會了跟隨廣播員預報天氣,會說北京晴,風力1~2級,最高氣溫10℃,最低氣溫零下1℃,也會背不少地名,如天津、上海、南京、杭州等。也可以為給孩子找來天氣畫冊,讓孩子自己坐在床上翻書,媽媽指著各種天氣的圖畫予以解說,例如晴天會有太陽、雨天會從天上掉下水珠、雪天會飄起雪花等等。讓孩子在翻書學習的過程中,對各種天氣有一個總體的印象。
二、通過大自然認識天氣
大自然中的各種天氣變化和天氣現象也是孩子應該了解掌握的自然知識。對于年幼的孩子而言,感受不同的天氣,以及不同天氣帶來的變化是了解認識天氣現象的重要方法。因為1歲以內的孩子還不能說話、不能看書寫字,她對世界的認識更多是一種經驗的感知和體會。所以,多帶她出去走走,讓她身臨其境地去感受,在刮風、下雨、打雷或者下雪的時候,讓孩子仔細看,仔細聽,同時告訴孩子這是什么現象。比如,下雨的時候,讓孩子觀察窗外,并告訴她:“下雨啦,掉小雨點了”、“下雨了,小孩子要打傘了”;蛘,在雨不大的情況下,可以讓小孩子把手伸出窗外,讓小雨點打在小孩子的手上,從而幫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和體會下雨的感覺。
溫馨貼士:幾個接近大自然的活動,讓孩子們“親親”大自然
1、賞鳥活動
帶著孩子到賞鳥區來一趟鳥之旅,聽聽解說員分辨不同鳥的特征,認識鳥的習性。除了到野地賞鳥之外,也可以到鳥店、動物園的鳥園區,認識不同的鳥類,和孩子討論飼養與放生的意義。
2、傾聽觀賞大自然
大自然單純的聆聽與欣賞,就是一種美?梢詭Ш⒆拥揭巴,讓孩子閉上眼睛,專心聽聽風聲、雨聲或是蟲鳴,鼓勵他尋找聲音的來源。另外,也可以帶著他用雙眼觀察自然,看看云的變化,帶他上山體驗第一次看雪的經驗,或是看看花開花謝,聽聽孩子說說他看到的自然。
3、種植花草、養養動物
除了觀賞接觸自然之外,應該實際讓孩子懂得照顧自然。雖然身處都市叢林中,不過還是可以和孩子在陽臺上種一些簡單的植物,例如栽種綠豆芽,并紀錄豆芽的生長情況。也可以讓孩子飼養寵物,如果空間允許,貓狗等很受歡迎,否則養小烏龜或小魚,也可以讓孩子有寄托。讓孩子學習自己照顧動植物,讓他體會生命成長的可貴。
4、看大自然相關的書籍或影片
基本認識自然之外,也需要多了解自然知識,因此親子可以一起閱讀相關書籍,電視上專屬的自然性節目也很受歡迎,全家一起討論,會讓自然之旅變得生動又有意義。同時,也要教導孩子如何分類動植物,比較相似或者相異的動植物,讓他們進一步有認知。
相關熱詞搜索:孩子認識自然現象
上一篇:五方法教寶寶認識動物 下一篇:五方法教寶寶認識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