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階段寶寶學走路的指導要點:
發育階段 | 發育情況 | 指導要點 |
第一階段 (10-11個月) |
開始學習行走(寶寶在放手能穩定站立時,就可以開始嘗試走路了) | 第一階段:父母可利用學步用的推車或是學步車,協助寶寶忘記走路的恐懼感覺學習行走。 |
第二階段 (12個月): |
蹲是此階段重要的發展過程,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如此做可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 訓練寶寶學習蹲站的方式為父母將玩具丟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
第三階段 (12個月以上) |
扶著東西能夠行走,接下來必須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2-3步,此階段需要加強寶寶平衡的訓練。 | 可以各自站在兩頭,讓寶寶慢慢從爸爸的這一頭走到媽媽的那一頭。 |
第四階段 (13個月左右) |
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力,及身體與眼睛的協調度之外,也要著重訓練寶寶對不同地面的適應能力。 | 讓寶寶練習爬樓梯,如家中沒有樓梯可利用家中的小椅子,讓寶寶一上一下、一下一上地練習。 |
第五階段(13-15個月) | 已經能行走良好,對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漸增強,父母應該在此時滿足他的好廳心,使其朝正向發展。 | 可利用木板放置成一邊高、一邊低的斜坡,但傾斜度不要太大,讓寶寶從高處走向低處,或由低處走向高處,此時父母須在一旁牽扶,以防止寶寶跌下來。 |
如何教寶寶學走路?
1.抓拿玩具,攀攀爬爬:站立是走的前提,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寶寶高度差不多的沙發或茶幾上,鼓勵他扶著站起來抓取玩具,還可以把玩具放在沙發上或拿在爸媽手里 ,鼓勵寶寶攀爬。
2.練習放手站立:寶寶開始會因為害怕不愿意放手站立,可以遞給寶寶單手拿不住的玩具,如皮球、布娃娃等,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獨自站立。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邊,逗引寶寶轉動身體,獨自站立。
3.扶走訓練:讓寶寶在可以扶走的環境里活動,如讓他扶著墻面、沙發、茶幾、小床、欄桿、學步的推車、輕巧的凳子移步。爸媽還可以在寶寶身后,扶住寶寶的胳膊,帶動他向前邁步走,慢慢地過渡到握住寶寶的一只胳膊讓他自己走,可以配合口令,以調動寶寶的興趣。注意不能牽拉或提起寶寶的前臂讓他行走,這樣容易造成寶寶脫臼。
4.蹲在寶寶的前方:當寶寶扶著會走后,爸媽可以蹲在寶寶的前方,展開雙臂或者用玩具,鼓勵寶寶過來,先是一兩步,再一點點增加距離。等寶寶敢走后,爸媽可以分別站在兩頭,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
5.少抱多走:不要把寶寶抱著不放,或者把他困在一個地方。應多給寶寶自由活動的機會,鼓勵他四處游走,進行探索。清理雜物和容易發生意外的物品,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空間。
6.安慰+鼓勵:寶寶學走路時,摔倒是不可避免的,爸媽不宜過度緊張,過度緊張反而會加劇寶寶對學步的恐懼。當寶寶學步跌倒時,媽媽應給予安撫和鼓勵,讓寶寶有安全感。
教寶寶學走路的親子游戲:
1、大腳小腳:訓練寶寶如何邁步,體會走路的動作感覺。
玩法:①家長和寶寶面對面地站好,用雙手拉著寶寶的手,寶寶的小腳踩在家長的大腳上。②家長邊說兒歌邊走著,帶動寶寶向前邁步。
2、捉蝴蝶:訓練寶寶視覺追逐能力,練習孩子四散行走,轉換蹲下、站起動作。
玩法:家長拿著紙蝴蝶逗引孩子,讓孩子的視線追逐蝴蝶的落點。逗引孩子追著蝴蝶走動,當蝴蝶落地時,讓孩子蹲下捉住它。為增加孩子游戲興趣,家長可以讓孩子拿著蝴蝶,家長反過來追逐孩子;蛘哂脷馇蜃龅谰,家長手拿氣球上下左右飛動,引逗孩子去追、抱氣球。
3、送小動物回家:訓練寶寶能獨立穩步行走。
玩法:引導寶寶用小推車裝著小雞、小貓、小兔、小狗等常見毛絨玩具送回家(用積木搭四間小房子,房子的上面貼有以上小動物圖片,作為每個小動物的家)
4、開汽車:學習繞障礙行走,發展寶寶平衡能力、平穩行走。
玩法:用積木等搭建路障,教寶寶模仿爸媽發出“嘀!嘀!”的聲音,手拿塑料圈當做方向盤,和爸媽一起開汽車。爸媽帶領寶寶邊開汽車邊通過各種障礙物,如鉆拱形門、繞過紙磚、走過小路等。
寶寶學走路的安全防護:
家居 | 所有的家具都不應妨礙寶寶的行走,床沿等部分可以當作寶寶的走路扶手,但寶寶能碰到的地方不要露出棱角來,以免寶寶跌倒時撞擊受傷。 |
陽臺 | 家中的窗戶和陽臺要有護欄,欄桿間隔縫隙要小些,避免寶寶由于好動發生危險。陽臺上不要擺放小凳子,容易使寶寶誤爬上,而導致危險。 |
門窗 | 寶寶容易在開關門中發生夾傷,父母可使用門防夾軟墊來避免危險;至于窗戶方面,最怕寶寶走到窗邊玩窗簾繩,如此容易發生被繩子纏繞造成窒息的危險。 |
地板 | 不要在擦地后讓寶寶走路,這樣會因路面濕滑而時小寶寶跌倒,最好還是選擇鋪防滑軟墊。 |
其它 | 1.給電源插座改善安全套。2.把小物體放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3.收好鋒利的物品。4.端走熱水。5.收好藥瓶和塑料袋。6.走路時別喂他吃東西,以防噎著、戳著嗓子。 |
寶寶學走路注意事項:
跌撞 | 寶寶學步時的跌撞、摔跤都是正常的,在跌撞中他能很好地控制腳步。 不過,如果到2歲后還是這么跌撞著走,就要帶他去醫院: 1.可能是骨架結構的問題; 2.也可能是小腦疾病影響平衡,也可能是腦缺氧或腦癱。 |
八字腳 | 1.X型腿的寶寶愛夾著大腿走,一般都不愛走長路,老嚷著讓媽媽抱; 2.O型腿的寶寶走路像騎馬,不過不用擔心,慢慢自己就能調整過來。 貼士:這兩種走態一般在2歲就能慢慢恢復正常,但如果一直這樣,可能缺鈣和維生素。 |
跛行 | 走起來像小鴨子,如果不小心摔倒了,要用手撐地、彎腰,或用手撐膝關節才能站起來。 這種步態一開始學步就很明顯,原因可能是: 1.平足,走的過程中要慢慢練,不妨讓他蹬小轱轆童車,一般到5歲前就會自然出現弧度; 2.兩側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要趕緊去醫院。 貼士:走路跛行的多是小兒麻痹,若是一開始走就這樣,那可能是單側髖關節脫位引起的。 |
溫馨貼士:
1.紙尿褲是寶寶最貼身的物品之一,在寶寶學步期間,一款穿著起來就一定要舒服、貼身、干爽吸收快且防漏的紙尿褲將對寶寶學步起到非常好的促進作用。
2.學步時的鞋子也很有講究,太大、鞋子不跟腳,容易摔倒,不利于腳的發育,不利寶寶學步。選擇時最好是大小合鞋,鞋底較軟的鞋子。
3.衣著要合體,不要過大過松,不然很容易給寶寶造成障礙。
4.初學時,可讓嬰兒在學步車里學習行走,當步子邁得比較穩時,父母可拉住嬰兒的雙手或單手讓他學邁步,也可在嬰兒的后方扶住腋下或用毛巾拉著,讓他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