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撒嬌全攻略
2013-02-28 15:17:28 來源:新母嬰網 評論: 點擊:
孩子愛撒嬌的表現是哼哼嘰嘰、哭哭啼啼、抱手纏腿、說話故意吐詞不清,提出要求家長答應慢一點則大哭大鬧,有時還得讓家長抱著。其實,小寶寶喜歡對媽媽撒嬌,在心理上產生依賴,這是種依戀。
寶寶愛撒嬌的原因:
1、父母對“我”的縱容:很多父母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沒有及時勸阻和制止,孩子就會認為父母也并非“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所以才會變得習慣性地索取和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也會變得更加不可理喻,總是試圖和父母較勁,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極為不利。
2、祖輩對“我”的疼愛:由于隔代教育的原因,老人對孩子比較疼愛,即使父母對其嚴格要求,但是孩子覺得有“靠山”,容易“仗勢”撒嬌、哭鬧。
3、“我”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有些父母因為工作原因,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太少,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總是試圖滿足孩子的要求以達到補償,孩子因此變得愛撒嬌。
4、“我”不懂得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有一些孩子沒有養成直接提出自己請求的習慣,在不滿意時就會哭。有的父母只注意就事論事,問清哭的原因加以解決就完了。他們常常忽略了教育孩子應該怎樣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愿望。由于父母一次次地忽略,一次次地在孩子撒嬌哭鬧之后滿足他的愿望,孩子就漸漸形成了這一不良習慣。
5、“我”情感脆弱:由于幼兒認識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情緒上往往易表現為愛沖動和不穩定性。因為一點委屈或不滿就撒嬌或大哭大鬧。
6、父母過早地讓“我”獨立:父母急切地想要孩子獨立,急于加以禁止、干涉、叱責。為了使父母的關愛恢復如往昔一般,孩子則采取撒嬌的手段。
孩子愛撒嬌怎么辦?
1、弄清撒嬌的原因:例如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時,就比較容易撒嬌。每天的午后和晚上要睡覺時會撒嬌。另外,外界擾亂了孩子的生活習慣就可能導致孩子吵鬧、撒嬌,孩子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因為不熟悉環境而產生心理不愉快也會撒嬌。當孩子情緒低落、心情不舒暢時也易撒嬌……這些父母都應予以理解、原諒。但對那些因不順心不講道理而故意發脾氣撒嬌的,父母要對其進行教育,不能聽之任之,任其發展,至少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兒,應該如何改正。
2、父母情緒要前后一致:有的父母心情好時,能夠耐心地被孩子“撒嬌”;心情不好時就把孩子一把推開,這種前后不一致的態度容易使孩子無所適從,反而會增強孩子的“撒嬌”。
3、不拿撒嬌與行為習慣做交換:家長要注意,不能讓孩子拿撒嬌與行為習慣做交換,這樣會影響行為習慣的穩固性,要嘗試其他更好的方式來滿足孩子撒嬌的愿望,這樣對孩子來說就不會顧此失彼了。
4、了解孩子的情感世界:不同的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各不相同,不同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方式各不相同,如有的孩子以吵鬧、闖禍等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需要,有的孩子則以沉默來表達自己的不開心,有的孩子甚至會通過自傷來達到引起家長重視她、愛她的目的,故了解孩子的動機很重要。
5、采用“明知故問”的方法:孩子撒嬌不好好說話的時候,家長可以裝作聽不懂,故意反問:“你在說什么呀?哭著說我聽不懂。”當孩子用很清晰的語言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了,家長才裝作恍然大悟地說:“喔,媽媽聽懂了,這樣說話媽媽喜歡,以后不要邊哭邊說話了,好嗎?”
相關熱詞搜索:孩子撒嬌
上一篇:寶寶動作慢怎么辦 下一篇:如何應對孩子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