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輔導班要上嗎
2013-03-23 21:03:36 來源:新母嬰網 評論: 點擊:
為了能讓孩子上重點小學,許多家長一邊是四處奔走托關系、找熟人,一邊是為孩子報名參加各種“幼升小輔導班”,將小學教育“模擬提前”……
一、幼升小輔導班要上嗎?
調查顯示,在幼兒參加各種培訓班的受訪者中,有51.1%的受訪者認為,“別人的孩子都在補課,我們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有34%的受訪者認為,參加學前班能夠“培養孩子學習的好習慣”;有31.9%的受訪者認為“讓孩子早點接受教育,沒有壞處”;有17.0%的受訪者認為,現在的“小學課程緊,不補要跟不上”。另外,有部分受訪者認為,“不補課會顯得比其他孩子差,會造成孩子自卑,不利成長”,以及“不補課,孩子的時間也浪費了”。
(一)給孩子報幼升小輔導班的理由
1、升學統一考試和創新精神的碰撞。統一的升學考試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容易影響孩子創新精神的培養。但是,在教育資源不平衡的當下,考試或許是最公平的選擇。顯然,在一個以考試為主的教育體系中,補課是無法杜絕的。
2、文化知識和技能的碰撞。中國的傳統觀念里,“勞心”和“勞力”的區別是非常大的,“勞心”者往往高人一等,即使在“搞導蛋不如賣茶葉蛋”的時候,大家還是涌向高考的獨木橋,賣茶葉蛋的主要是大媽。
3、家長成長的時代印記,F在“幼升小”的父母,主要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前期,他們求學工作的時候,也是競爭最激烈的時期。因此,希望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也比較強烈。
4、社會共識與解決辦法的碰撞。給學生減負早已經是社會共識,教育部門也不斷出臺各種措施。但是,正規學校每限制一種教學項目,社會辦學機構就出現這個項目的紅火現象。幼兒園、小學禁止開辦學前班,禁止開設小學課程,社會辦學機構的學前班如火如荼就是一個典型案例。同樣,盡管教育部門一再降低小學教學的知識難度,但是,學校老師的壓力依然很重,加大難度的情況經常發生。
(二)不報幼升小輔導班的心聲
1、強行灌輸只會拔苗助長:一般有資質的幼兒園大班都會開設與小學銜接的課程,如認拼音、識漢字、做加減、念英語等。孩子如果將幼兒園所學知識統統掌握,已經足夠為小學學習打下基礎。如果家長在大班階段填鴨式地猛塞知識,來應付小學的入學測試,很可能會讓孩子懼怕入學;若提前學小學知識,反而會影響他們上課的聽課效率。
2、補習班的作用只是一時:有些補習班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法,給寶寶猛灌生字,做大量的加減運算,表面上看上去成果斐然,寶寶會念了許多字,會算了好多題,但爸爸媽媽看不到這種教學方法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一時的,因為寶寶并沒有真正理解、吸收。他只是記住了這個圖形發這個音,那一串符號后應該寫那個數字。
3、學前教育家長作用更重要:“小小孩”僅靠其在一堂課上所學所會其實很少,重要的是讓父母了解掌握自己寶寶的智力發展水平,然后在生活中“因材施教”。比如帶寶寶去一次超市,他可以學到好多生字,做好多加減運算。生活才是寶寶最好的課堂,并不需要專業的教具或正式的教室。這個階段應該讓寶寶充分體會學習的樂趣,可以在他腦中形成“學習是快樂的”這種觀念,幫助他愿意學、喜歡學。而并不是真的要教會寶寶多少東西,如果讓寶寶從小就失去對學習的興趣,那真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溫馨貼士:
盡管教育主管部門規定幼升小不準筆試,但熱門民辦學校一定是要挑選好生源的,即便不讓孩子做紙上題,也會通過提問、交談、活動等方式來考察孩子。不過,教育界人士建議,提前“幼升小”培訓,做得不好反而會拔苗助長。與其在學習方面“搶跑”,還不如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這樣,在很大程度上能使得幼兒進小學后走得更遠。
二、如何選擇幼升小輔導班?
1、要孩子感興趣,這之前家長可以做一些功課,也可以適當引導孩子,比如舞蹈跳出來好看,樂器拉起來好聽,奧數可以越學越聰明之類的,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傊,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地挑選培訓課程。
2、要選擇好老師,好的老師可以把枯燥的東西講得生動有趣,好的老師還懂得啟發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在學習中得到樂趣。
3、要選擇好的環境,一些教育機構教室狹窄,通風不好,冬冷夏熱,都不太適合學前兒童上課。
4、要選擇正規的培訓班:家長在選擇培訓班時,要了解培訓機構的情況,找口碑好、質量高的培訓機構送,讓孩子真的學有所樂、學有所得。
三、幼升小要做什么準備?
●家長應該為大班孩子們增加與小學進行直接交流和參觀等活動,提前讓孩子熟悉小學的教學環境,從精神上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做好心理準備。
●家長要模擬小學的環境,讓寶寶提前適應小學生活。
●家長可以將原先午間睡覺的時間進行適當的調整減少,和小學作息時間提前逐步接軌。
●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來養成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有任務意識,同時加強大腦意識形態上的深入化。
相關熱詞搜索:幼升小輔導班
上一篇:孩子學圍棋攻略 下一篇:幼升小擇校全攻略